前海开发开放已进入“第四乐章”
“随着中央赋予深圳先行示范区的重大使命后,第四乐章已奏响。”日前举行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暨前海深港合作区咨询委员会2019年度会议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前海实现注册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11月片区累计完成税收收入增长18.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37.5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和深圳的3%和52.4%。
会议重点聚焦前海金融和科技创新,为提升前海开发开放战略能级建言献策。“前海开发开放已经历了‘前海合作区成立、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三个乐章,咨委会要按照目标定向、问题导向,进一步开展操作性、可行性的研究和分析,继续有针对性地就前海打造大湾区改革开放创新试验平台、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前海中长期规划等问题,切实助力前海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咨委会主任委员华建敏说。
深圳市设计联合会会长、市设计与艺术联盟主席任克雷建言,前海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其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瓶颈,应该脱离仅靠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的发展视野,将前海放到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国家视野去思考改革问题。
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范福春则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格局越来越大、自贸区星罗棋布,前海的改革和建设战线不宜拉得太长,应紧扣现代服务业和自贸区两个主要目标。“建议明年初,在前海开展‘如何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问卷调查,问计于企业和投资人,找准制约营商环境改善的短板,然后下力气解决,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使前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最好的自贸区。”范福春说。
深圳市长陈如桂表示,深圳将充分发挥“双区驱动效应”,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前海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把前海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核心引擎和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
■专家观点
关键词1:金融
“前海可尝试建立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认为,前海可探索建设中国或粤港澳大湾区在岸的离岸金融中心,并做数字货币试验。同时,打造“区块链特区”概念,推动所有政务商务都用区块链技术驱动。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香港中心、大湾区香港中心董事岳毅称,此建议很有创意。“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由于产品交易量不够而落后伦敦,前海应在金融创新特别是跨境人民币和海外人民币方面跟香港建立紧密关系,跟香港共同开发一些产品,让前海和香港在理财通和异地见证开户的基础上,将人民币交易产品或人民币的风险对冲产品做起来,逐渐形成一种市场化的在岸离岸中心。”
同时,岳毅认为,前海应站在国家高度,在金融风险管理方面多做创新。“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大量企业、机构和个人进行投资,其国别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甚至自然灾害风险如何控制,可以在前海开设一个如中央金融实验室层面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以‘一带一路’风险指数的形式发布,变成一种社会化的、能让公众使用的成果,也是填补当下空白。”岳毅说。
“前海可探索大宗商品交易模式试点”
汇丰集团常务总监、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说,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接受并认可人民币,使其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关联交易货币。但数据也显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投融资活动、衍生金融交易等多个领域的使用,与美元、欧元乃至英镑、日元还有很大差距。
“一是我国企业在全球贸易分工中处于中低端位置,定价能力较弱;二是能够提供给投资者的人民币计价产品不够丰富;三是金融市场开放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王冬胜直言,这与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并不匹配,必须要寻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更有效方法。
“建议从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宗商品贸易和计价项目以人民币结算入手,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建立人民币回流秩序,最终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王冬胜说,一方面,沿线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有贸易顺差的大宗商品贸易出口国,是推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及投资交易的主要突破口,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黏性,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前海可推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创新人民币金融产品。具体包括: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大宗商品交易模式试点,并利用香港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大众商品期货产品,逐步提升我国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力和定价权;二是鼓励国内及沿线国家政府和企业在大湾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用于基建等大型项目建设,包括发行绿色债券、支持可持续发展等项目;三是允许沿线国家的个人及机构在大湾区内购买国债及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提升人民币的流动性和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
“相较于宏观政策,上述策略对推动市场化运作和人民币国际化,直接驱动,更容易被市场主体接受,从而降低引发冲突的风险。”王冬胜说。
关键词2:科技
“前海应率先补好芯片和基础软件短板”
“深圳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尤其要突出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如5G、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这是支撑金融、制造业、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走向高端发展的重要基础,抓住这个牛鼻子、占领该领域的制高点,就能在全局上具有顶层优势。”国家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大科学工程项目负责人刘韵洁说,前海要起到引领作用,首先要跟当地的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在政策上鼓励支持率先带头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应有率先补好芯片和基础软件这两个短板的使命感。
其次,前海要重视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环境,在高端人才引进上,对引进的团队和人才进行考核评估,对有发展前景的给予政策支持,并加强新技术培训。“深圳在数字经济领域还缺乏一流的高校和学科,建议先从筹建网络空间学院做起,充分整合利用国内外高校资源。”刘韵洁说,深圳和前海要加强与港澳科技力量形成三地融合创新中心,同时提高入区港澳青年的创业成功率,“这需要专门协助、培育和指导”。
“前海应建一站式大湾区科研信息平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原校长、终身荣誉校长,原新加坡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徐冠林认为,前海有相当完整的金融生态环境,从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到中期投资、IPO上市前的投资,再到上市,整个环境都是创业所必需,目前更应注意的是留住人才。
“跨境人才流动不能只靠硬件和软件的创新,还要了解粤港澳文化和社会差异。过去10多年,粤港澳在工资、生活和居住环境方面的差距在快速收窄,但为什么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人不来呢?香港曾有学者研究指出,这主要是文化、生活方式的差异,以及医疗、法治和教育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讲座教授叶嘉安建议,前海为香港高校提供更多暑期实习机会,让年轻人过来体验生活,同时通过香港职业联盟,与会计师、律师、建筑师、规划师等专业人才加强交流。
“欧盟经验指出,搭建完善的科研信息平台对创新创业有很大推动作用。前海可以建立一站式大湾区科研信息平台和数据库,让外界快捷查到前海有什么创新创业机会、有哪些专家和创业人士、优惠政策如何等。”叶嘉安还认为,如果前海要打造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还需要召开前海金融科技论坛和设立前海金融科技国际奖,打造国际品牌。
原文网址:http://www.qianhai.org/news/20191225/1282.html
信息首发:前海开发开放已进入“第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