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前海模式” 打造先行示范区核心引擎区域
10月23日上午9时,深圳前海前湾一路中集二期项目现场,随着礼花筒拉响,总投资逾154亿元的前海城市新中心2019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以它为圆点望向四周,近处绿茵葱郁,远处高楼林立,均是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过去一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化拓展“前海模式”,仅今年1—9月,预计片区注册企业将实现增加值2086亿元,增长15%;实现税收收入419.44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实际利用外资32.66亿美元,增长5.2%,分别占深圳56.1%、全省19.7%和全国3.2%。
鲲鹏展翅九万里,长空无崖任搏击。如今的前海早已洗去滩涂旧貌,换以国际化现代化城市新颜,成为我国发展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
未来,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进程中,前海将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以新的更大作为不断拓展“前海模式”,奋力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程”的“第一棒”,将前海打造成为核心引擎区域。
制度创新成果已达475项 5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两天前,前海必胜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无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仅凭纯信用获得200万元银行贷款,成为前海最新惠企服务“信易贷”首家受益企业。其背后是前海活用深圳74个政府部门归集的区内近17万家企业超1500万条信用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再次创新之举,也是“前海模式”进一步深化拓展的缩影。
“‘前海模式’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条件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区域开发建设模式。”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前海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建设、人才管理改革、体制机制和党的建设等八大板块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深度融合、有效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规则体系。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一年来,前海为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高标准改革,持续让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仅今年1—9月,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1项,其中15项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被国务院自贸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载。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475项,分别在全国、广东和深圳复制推广50项、69项和122项。
比如,在投资便利化方面,推出优化营商环境“32条”举措,打造外商投资“一口受理”升级版;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建设“离港空运服务中心”,打造“全球揽货—前海集聚—机场直飞”进出口贸易生态圈;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与服务机制,推出“守信激励”创新产品与服务;在法治建设方面,打造“一带一路”混业法律服务新模式,首创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在人才创新方面,实现港澳居民在前海工作免办就业证,港澳居民在前海缴存住房公积金。
中山大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成果报告》显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总指数连续两年在全国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一;普华永道等机构开展的“1+9”创新成果评估结果显示,片区改革进程位于国内自贸试验区前列。
为进一步协同创新,今年4月24日,前海还倡议发起了广东、天津、福建、河南、湖北、辽宁、陕西、四川、重庆、浙江和海南等28个自贸片区或区域共同参与的“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形成了服务内地东西南北多点布局的开放新格局,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这把分散在全国各片区的力量结合起来,共享资源、共同推动制度创新和复制。”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吴春妮说。数据显示,今年1—9月,前海分别有137项制度创新成果、36项改革创新成果和36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山西省全省、江西赣江新区和哈尔滨复制推广。
港企实现增加值占比达1/4 孵化创业团队香港近半
作为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前海一直重视深港合作,相继出台了《前海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持续实施针对港人港企的“万千百十”工程,扩大香港服务业物理空间。
比如,明确前海1/3空间面向港企出让,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8宗,面积37.26公顷,占经营性土地出让的45.9%;建筑面积约293.2万平方米,占比48.1%,并建立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前海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等重大平台。
目前,前海是港资企业积聚密度最大、发展最快,也是港资最向往的一个区域,已汇聚汇丰集团、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港交所、嘉里集团、周大福、新世界、九龙仓等一大批知名港企。
“过去一年,我们更加坚定在前海创业的信心,希望通过自己创业的小案例,带动更多香港人来内地创业。”前海随身宝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郭玮强和学学科技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升都是在前海创业的香港本地青年。
如今,借力于深港产业优势互补和前海提供的包括办公室优惠、企业和个税优惠、保障房等支持,随身宝已完成两轮融资,项目估值逾1亿元,并拥有了自主品牌,今年销售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倍。
陈升则主动投身到为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牵线搭桥和服务的工作中,已为前海、南山、光明等区域引进超过200个香港团队进驻创业。“深港合作,相互借助、相得益彰。现在我想做更多事情,多了一份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抱负。”陈升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新增孵化创业团队55家,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99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98家,超半数创业项目成功拿到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5亿元。
初步预计,截至2019年9月底,片区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10家,注册资本12851.10亿元。上半年港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21.28亿元,增长9.7%,占比22.9%。1—9月,港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23亿元,占比29%;纳税总额83.89亿元,增长5.3%,占比20%;实际利用港资29.08亿美元,占比89%。港企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法治营商环境最佳 构建全链条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决定了高端要素资源的流向和集聚。作为目前国家唯一批复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法治是前海的核心优势,不仅是保障创新得以推进的前提和基础,也成为吸引境内外资本竞相集聚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前海坚持高起点谋划,不断深化法治示范区建设。一方面,坚持立法先行,出台了“一条例两办法”,构建起前海法治建设基本框架,出台全国首份自贸区法治建设的系统规划文件《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规划纲要(2017-2020)》《前海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法治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
另一方面,继挂牌成立前海法院、前海检察院、深圳国际仲裁院后,又相继吸引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境外法律查明“一中心两基地”、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并在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有引领意义的改革举措。
比如,前海法院首创“港籍陪审”和“港籍调解”制度,共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6899件;首创适用香港法律审结经济纠纷案件,42件经济纠纷案件当事人选择适用香港法律审理;汇聚33家律师事务所及分所,全国11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中7家落户前海等。
前海不仅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集商事、金融、知识产权、海事等门类齐全的专业审判、服务、研究机构布局,还构建起集仲裁、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查明为一体的全链条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目前,前海正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力争今年模拟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排名进入全球前25位,到2022年底,前海将打造成为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率先建成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先行示范区。
超350家世界500强投资前海 4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区设企
优质的营商环境和统筹构建“2+3+6+N”产业政策体系,加速了现代服务业在前海的集聚。今年1—9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增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4家,累计达351家;新增内地上市公司投资企业21家,累计达954家。截至9月底,62家前海总部企业纳税额在千万元以上,其中纳税1亿元以上企业22家,已基本形成产业结构优化、高端要素集聚、经济活跃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过去一年,前海还在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包括与印尼、白俄罗斯、阿联酋、印度等多个沿线国家签订合作协议,支持招商局集团在全球21个国家、52个港口布局港口网络;推动自贸区国际直航航线达169条;推动“中国深圳”和“中国前海”船籍港获批设立,探索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推动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要素加速聚集。
截至今年9月,“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投资设立431家企业,合同利用金额16.91亿美元;前海企业则累计向“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设立企业(机构)4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2.34亿美元。
如今,原本无一栋建筑的前海已累计实现193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临海大道、滨海大道等主次干道主体完工,累计建成31条(段)市政道路,“四纵十横”的道路骨干网基本成型。初步预计,今年1—9月,片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9.52亿元,增长4.9%,前海历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110.5亿元。
原文网址:http://www.qianhai.org/news/20191025/1091.html
信息首发:拓展“前海模式” 打造先行示范区核心引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