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大胆创新立法 前海先行先试
《法治政府白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显示,深圳位列100个参与评估城市第一名。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拓荒牛精神”,深圳通过“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在法治建设方面继续保持“优等生”的领跑姿态。
事实上,深圳创造的国内每一项立法“第一”的背后,都饱含着对市民的温度,让深圳人充分享受到法治红利。业内专家认为,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正需要深圳这样有温度的改革经验样本作为“支点”,推动整个法治建设深入迈进。
大胆创新立法 前海先行先试
在全面提升民主法治建设水平方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特别强调要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前提下,允许深圳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同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加大全面普法力度,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尚。
在年初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上,“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成为2019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会议提出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委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有序推进人民民主,持续推进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建设法治政府,立法先行。深圳在此方面一向大胆创新,直面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焦点、难点。深圳是中国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深圳几乎所有重要的改革都与特区立法相伴,二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2018年,深圳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出台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成立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出台首批党内法规,在基层党建、作风建设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第一部针对公司方面的立法,第一部物业管理立法,第一部企业欠薪保障立法,第一部政府采购立法,第一部无偿献血立法,第一部义工法规,第一部改革创新立法,第一部碳交易立法……这些立法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大量的制度红利,同时也为国家立法提供了经验甚至蓝本。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深圳着眼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对急救送医、抢救缴费等具有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人人参与立法是深圳法治政府建设的一大亮点。不久前,深圳市人大向社会公开征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立法项目建议,此后参考多方提供的建议,公布了2019年度立法计划。备受关注的物业管理条例修改、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修改以及养老服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电动自行车管理等涉及民生的法律法规都在计划中。
深圳前海,作为国家唯一批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去年发布了法治评估报告,这是国内针对自贸区法治实施状况的第一份评估报告。前海还有一部“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这使前海这一“特区中的特区”的先行先试有法可依。
深圳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市”,前海被寄予厚望。设立前海法院,积极推动港籍陪审员和探索任期制法官制度的实施,外界一直在关注。目前,前海法院适用香港法裁判案件全流程的打通,提高了前海区际、国际司法公信力,增加了香港籍、外籍当事人在前海投资创业的法治信心。
在前海,各种法律服务国际化程度很高。2013年进驻前海的深圳国际仲裁院,是前海法治环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深圳国际仲裁院发布的2016版《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联合国贸法会仲裁规则指引》,让《联合国贸法会仲裁规则》首次在中国落地。就在今年6月1日,经修订后的特区立法《深圳国际仲裁院管理规定》正式实施,由此进一步明确深圳国际仲裁院的法律地位,有助于独立、公正、高效解决境内外商事争议,维护境内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设国际化、法治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法治社会’改革的推进,需要包容的社会环境、创新的发展氛围,还要有‘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更要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中国政法大学一位法理学专家这样认为。而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正是最适合的先行先试样本。
制定权力清单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这是《意见》强调的另一重点。《意见》指出,要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现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改革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公正监管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监管改革,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
今年1月27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纪录片《深圳故事》第七集《建设“法治之城”》提到,法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具备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最主要指标。而深圳的发展得益于良好的法治环境,实现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碰到纠纷矛盾运用法律来解决。
随着深圳法官职业化改革率先全国破冰,法官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并按规定的程序晋升。法院各类人员相对独立的职业发展通道被打通,独木桥变成了立交桥,法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大提升。
深圳法院全面建立审判团队工作模式,形成了以审判团队为办案主体的审判权运行组织架构。深圳基层法院普遍采取1+2+N(主审法官+普通法官+辅助人员)和1+N(主审法官+辅助人员)模式,中院采取1+2+2(主审法官+普通法官+法官助理)的模式,改革后的两级法院共组建不同类别的审判团队479个。深圳检察院在改革的起步探索阶段,按照“1+N+N”(1名主任检察官+若干检察官+若干检察辅助人员,模式建立了整齐划一的检察官办案组;设置公诉、侦查监督等6个业务部,检察院的部门足足减少了一半。
“谁办案谁负责,别揽权也别甩锅”。为确保司法公平公正,深圳制定了“司法权力清单”。2016年,深圳两级法院全面制定《落实司法责任制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了法官、合议庭和院庭长的权限和责任,成为全国首家出台《落实司法责任制工作指引》的法院,对改变过去饱受诟病的“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行政化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检察院出台《办案责任职权配置工作规定》,将678项职权进行分级授权,对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的职权进行明确界定。
今年,深圳继续大刀阔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1月29日,中共深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和重新组建的深圳市司法局挂牌成立,实现了党政机关合并设立和职能优化。
深圳中院还为产权保护提供司法保障,制定了全国首个“执转破”工作双“指引”,共56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庭和破产法庭;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制定外商投资纠纷等裁判指引,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增强投资者信心,解决商事纠纷……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万国营透露,2019年,深圳法院重点着眼于创新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机制,深化深港澳司法交流合作,研究推动粤港澳法治领域协调机制,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产权保护,支持企业创新创业、自主经营、依法管理,推动深圳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发挥深圳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庭、破产法庭职能作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足技术优势 凸显法治温度
“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意见》提出的另一方向。《意见》提出,要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构建统一的社会信用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探索完善数据产权和隐私保护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加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
深圳司法机关积极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深圳公安的“智慧新警务”模式实现精准打击、精确防范,“智慧法院”和“智慧检务”建设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
例如,随着社会治安的好转,深圳严重案件大幅下降,深圳警方着眼于建设更为“接地气”的“民生小案合成作战平台”,着力侦破案值小、受害人分散、作案地点分散,但关乎市民财产安全的小案。刑侦局更以技术处情报中心为基础,抽调侵财案件大队骨干成立刑事技术破案中心。该中心负责人、指纹专家王蕊介绍,通过整合技术鉴定线索,让“沉睡”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变废为宝”,侦破大量以往靠单一线索、单个部门警力解决不了的历史旧案、疑难案件。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每年都破案上千宗。
再如,深圳市检察机关加速推进以大数据运用为引领的“智慧检务”建设,大数据成为“电子监督员、电子督察员、电子监控员”,海量数据生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结果,可以显示每个办案部门和办案人的办案情况。系统设置了294个监督节点对案件进行风险研判,对可能存在风险的案件作出预警提示,为办案筑起“防火墙”。
今年4月25日,深圳中院首次将3D扫描技术应用于证据展示,此举系推动知识产权案件存证、固证、示证体系颠覆性变革迈出的扎实一步。知识产权庭庭长卞飞表示,3D技术在知识产权案件中的应用使证据移交更加便利、经济和安全,案件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只需要移送一张光盘即可。
从建立广东省首家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至今,福田法院一年半时间里设立了30个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做到每个街道均可办理司法确认。“半个多小时就搞定了司法确认,还可以就近办理!”由于体验特别好,办理过这项业务的王先生见人就介绍在线确认,几乎成了“义务推广员”。
要想看“高大上”法院,就去粤海法庭。今年7月31日,南山法院民商事速裁中心在这里启用,该中心以速裁机制体系化、裁判标准化、审判智慧化、服务人性化为建设思路,以全流程网上办案等信息化系统为支撑,分流全院一半左右的民商事案件进入快速审理通道,显著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为群众提供全新优质司法服务。
继宝安公安分局于2018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5G智慧警务,7月25日,宝安法院将5G技术应用于巡回法庭庭审直播,在全国开创5G庭审直播先河。
龙岗法院的服务特点是“不折腾”。该院首创的“E网送达”平台和“法匠”民间借贷类案件文书自动生成系统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之全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展上璀璨亮相,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该院在加快破解送达难题、大幅提升审执质效等司法领域的最新开拓性方案。
原文网址:http://www.qianhai.org/news/20190819/897.html
信息首发: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大胆创新立法 前海先行先试